当前位置:大众视频首页>山东新闻

荣成:重塑渔业产业链

    俗话说“靠山吃山、靠海吃海”。荣成靠海,因海而兴,但现在,靠海吃海又有了新的吃法。

记者 张婷婷:我手里拿的是一根普通的海带,但是经过精深加工以后,它就可以变成上百种琳琅满目的食品,它的身价也随之倍增。
    威海海洋时代食品公司董事长 李健:像这种淡干海带,一斤只能卖到3块钱左右,可是经过我们去皮加工之后,这么一小摞海带就能换回一张百元大钞。
    在海洋时代,普通的海带成为了美味佳肴,而在寻山集团的凯普生物公司,它又摇身一变,成为了各种名贵的工业原料。由巡山集团承担的国家科技支撑计划“鲜海带高值化精深加工”项目,获得了科技部无偿扶持资金1340万元,已经实现产业化。
    荣成凯普生物工程公司总经理 李新宁:从鲜海带中我们可以提取像海藻酸纳等化工产品,从浸泡的海带水中我们可以提取甘露醇、碘等医用产品,剩下的渣滓我们加工成喂海参的饲料,这样海带在我们企业能得到充分的吃干榨尽。
    一根小小的海带,在高新技术的推动下,成为了一棵繁茂的产业大树。在荣成,像这样水产品加工企业已经有700多家,精深加工比重超过80%,荣成长期以来形成的“近海捕捞到简单加工”的产业链条得以重塑。依托得天独厚的近海渔业资源,这条产业链曾经支撑了荣成经济的快速发展,但随着捕捞产量的不断下降,全市最重要的经济支柱出现了危机,荣成也较早开始了渔业产业的转型:捕捞业由近海捕捞向大洋渔业挺进,加工业由传统加工向精深加工拓展。目前,全市淘汰近海渔船460多艘,并沉船造礁,涵养近海资源,发展远洋渔船199艘,占到全省总量的2/3;同时,大力发展海参、鲍鱼等名优产品的养殖,面积超过10万亩,养殖收入超过了捕捞收入;加工业也形成了海洋保健品等5个系列300多个品种,年加工收入150多亿元。
    海洋渔业局:通过产业链的重塑,荣城渔业的发展质量得到了很大的提升,连续27年位于全国县级市第一,海洋经济占荣城GDP的40%以上。

赵洪栋

请您留言

登录名
密 码 匿名发表

查看所有评论

不是大众网会员,欢迎注册

相关视频